顯示具有 US: UMC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US: UMC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7月3日 星期六

2021 Q2 季結 - 懷疑人生 面壁反思

 2021 Q2 季結 - 懷疑人生之旅



2021 Q2 是個需要沉澱的季節。

組合上,
終於申請了多一個帳戶去弄家母的組合,起初資金是HKD 150,000. 
不多不少,慢慢向十年後的目標進發。

自己的組合則慢慢穩定下來,一路防守回血,一路待機進攻方是我的風格。
早幾天找回了一年前的的組合(2020 Q2),
我的投資風格由單純的多元現金流慢慢增加價值投資的元素,
實力又慢慢進步中。

身邊的生活上,上季一位長輩去了加拿大,
今季又有一位兄弟離開香港,朋友真係少一個就係少一個。

而另一個大學認識、畢業後多年未見,
其後一起學習投資的至友『S』也會於Q4 離開香港,
份人真係有點心灰。

加上,
香港現在的氣氛
及大病一場後,
我都唔知可在現職做多幾耐。


〔S 擅長增長股,身手靈活,Kano 則是擅長現金流及穩定增長〕
〔這個關係就像是 準人及 加賀〕


好了,隨著Q2 的完結,時間慢慢轉至 Q3 及 Q4, 

即是傳統上Kano 的爆發季節 -(AAPL + TSM 的組合)

升壓鍋起動GIF | Gfycat


2021年4月3日 星期六

一點小記錄 - View: 200,000 及 2021 Q1 季結

 一點小記錄 - View: 200,000 及 2021 Q1 季結


MFA in Creative Writing | Dominic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不經不覺間View 數到達 200,000

View數 半年間由 100,000增加一倍。

實在多謝各位支持。

---------------------------------------------------

順手做個簡單 2021 Q1 小結

表現: 


相信 2021 Q1 的情況大家也很清楚,

1 月 是狂升市,牛市股神比比皆是,

但因為長債債息抽升的關係,

 2 月 - 3 月進入調整期,連登股神急速減少,部分盈利不但歸零,少部分更吃掉去年利潤。

至於Kano的倉位也從高位回落不少,更出現操作錯誤,真係功力仲未夠。

現在 YTD 為 12% 左右。

(一度突破200萬 及後失守,次次突破都會有阻力,唔通連個天都唔喜歡我。)



組合回望: 

因為跌市的關係,我都思考多左組合上的情況,

始終坐係度收錢的玩法會比較岩我。

當日清掉大部分 SG REIT 轉投 CA REIT 的決定做得完全正確。

會繼續搵位做多點具現金流的部署。


增持

- CNNU:持有年多,繼續股息再投資,股東請收錢。

- NS: 老拍檔,多吃一回價值回歸,股東請收錢。

- EIT.UN : 多點現金流,股東請收錢。

- ENS.TO : 多點現金流,股東請收錢。


賣出

- IPOE : 減少夢股,對手太多。

- ASX: 減持了一點ASX,小量獲利,原因是手上太多半導體,組合上比較要現金流。


待機事宜

- UMC : 因為Intl 進入代工的關係,成熟制程的市場會出現一定的不確定性,待機賣出。

- URI:講左好耐仲未買,繼續等。

--------------------------------------------------------

因為一些事情,

重睇 《現金流為王》、《懶系投資法》、《期權現金流》

對投資、人生有多一重體會。

---------------------------------------------------------

又多了幾位前輩移民,

親手為他們做了一點財務安排,

算是盡了最後的心意。

下一次見面便可能是十多年後了,

Dear,未來見。




---------------------------------------------------------

大概是家母聽我講得多,開始明白Kano 在投資上有點心得。

把沉在匯豐銀行的錢套出,我打算加多一點,湊成 200,000. 

特別在IB 開了另一個帳戶處理。

家母大約十年後便要退休,暫且看看這筆「家母沉船基金」的表現。

希望這筆基金十年後會有 「800,000」

800,000 倉位的股息收入 加上 生果金 應該足夠安享晚年。

晚年过得悲惨”的2种老人!不是没钱的,也不是子女不孝顺的-damaxww.com - 大馬最讚

 

2021年2月22日 星期一

隨筆手稿: 那些無聊的二三事 / 近月買貨 (ASX / UMC / IPOE / 1830 /AER / PLTR / 697 )

隨筆手稿: 那些無聊的二三事 



久未執筆,

只因近月個人事務眾多,加上TG 被無聊人士背後弄上小手段。


我主要活躍於 Blog 及 TG。

在 Blog中因為是讀者主要是保守型 或 投資新手。

我的留言偏向保守。

TG Group 我的分享是比較坦誠,也沒有保留地表達看法。

只是沒想到

 


投資是一個很個人的事,實在不必要去質疑他人。

這從來是對自己負責任就可,

投資,重要的是找一個舒服的打法,達到目標,自然成績漸見。

如果對我的操作有質疑,

可看一下,我早前寫的文章。


我並不擅長短炒,是偏向大環境的轉變而提前調整及配置。


長氣講多一句,如果你一直質疑他人、批判他人。

其實是: 「 否認了你的可能性 」


投資是一件有跡可尋的事。

正如: 

- Bidden 新政下,去年升得瘋狂的中小型股票會有「沉重」的時期。

- 這個「沉重」的時期主要是針對 市銷率 及 市夢率 為估值的公司。

- 連登契媽2021的表現會比2020 失色 (立FLAG  Bin 屍)。(Except ARKG)

 (這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 「形式上 」的問題,也是所有開放式基金(OEF)最大的問題。)

- 經濟刺激下,某些行業會有新的長遠發展。

- 最近債息在抽近,調整快至。

- 請對後市要保持樂觀,同時減少使用 「Long Call 」,減少炒作。

- 對於手上的持倉,按白頭佬的說話 : 「Just Started」。

「Bruce Flatt just started」的圖片搜尋結果

-------- 

BY the Way,2020 立的Flag , RQI 繼續跑勝VNQ,

股價微微也高於 2020 2月時,計及股息是不錯的,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只是當初沒想到股災的發生 XD )


近月操作: 

- 於9.6 增持 UMC 聯電 

 - 於7.4 增持 ASX 日月光 

- 20.2小注買入 IPOE,會於財務文件釋出後決定 定位。

- 事隔年半後3.8小注買入愛股 必瘦站 1830, 對公司增加了不少信心。

- 抄了 小薯的功課,1.9 小注買入 697 首程。 

- 於 $34 清掉 PLTR,我對業積十分滿意,於 解禁日後 $ 28補回。

- 於 $40 清掉 AER,收獲不錯。 

- 將會減持部分過高估值的股票,然後轉馬傳統產業,名單仍在準備。

- 連英國及澳州也買入第一注資產,好公司太多,資金太少。

- 繼續等多個月,現金流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