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集是 課堂中上對債務的應用,其實是可以從另一個方向應用於股票及債券上,
就是 再投資的Concept。
因為香港人喜歡買股票收息,我會以大型銀行為例子:
根據 8 Dec 2019 Asstock 的資料
939 建設銀行 股息為 5.54%
2388 中銀香港 股息為 5.571%
兩者的股息近乎一樣,如果是投資者只從股息考慮的話,兩者幾乎是 Indifference 沒有分別的。
但由於 中銀香港 是一年兩次息,而建設銀行 是一年一次息。
只有 收了中銀香港的 中期息後,再投資進去,年終時的收到更多股息。
考慮了 Frequent of compounding 後,
2388 中銀香港 股息 應為 5.65% ,這令兩者的息差拉大,從數據上我更放心投資在中銀香港。
投資股票 除了 股息,Compounding 外,還要看其他基本面 及管理層質素,方可下一個更明智的決定。
如果對上面兩隻銀行股有興趣,我會建議你 看一下兩者的 壞帳預備,股息增長及業務地區的收益風險,相信你們會明白的兩者那個會較好。
題外話:
11 恆生銀行 及 5 HSBC 是一年四次息,對於現金流來就是不錯的。
5 有6.95% 股息,一年四次息 是十分和味,但基本面 。。。。。
容易Gain Dividend Loss Price
11 有4.7% 一年四次息,近年股息增長 ~近10 %,表現十分良好,加上少內地債務
所以我放了 11 進觀察名單。
另一方面,從債卷上
Corporate 通常一年兩次債息
ETD 通常一年四次債息
CEF 可以一年十二次債息
經過上面的論點,也說明了我個人的投資喜好,
債券上,主要持有 CEF ,安心月月有息收,進可再投資,退可減槓桿
ETD 只持有 ITSH ITSK 這兩個永遠的痛
(題外話,如無意外我不會再買ETD)
Corporate Bond 因為應付計法,我覺得十分公平。未來價錢合理的話,我會慢慢加持。
---------------------
Read More :
中銀香港Vs恒生 哪隻更應買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地產、房托的「輕資產模式」 槓桿永遠是一門藝術。 生活中最常見的槓桿往往是「樓宇」。 因為對大多數的人而言,並不會Full Paid 買樓,然後放租。 所以,大部分人只會付出部分為首期, 然後買入樓宇,享用全部的收益。 (情景 1) 即是說價設一層樓只要 100 元,回報率是 5...
-
Yo ! 終於出版 ! 《動態現金流》 關於本書 記得之前編輯問過我一個問題: 你的打法有咩特別? 我發現市面上唔少的人有一種奇怪的想法,現金流明明就係「心法」。 但係唔少人都當左係「招式」甘用,而係2020年更加證明左我的觀察。 「投資」從來也是「多元」及「動態」的,投資從...
-
小前言: Kano 喜愛CEF (Closed End Fund)是有道理的。 先說優點: - 月月收息 - 自動分散風險 - 投資彈性充足 - 內建槓桿功能 要說缺點: - 沒有到期日,有可能會出現Capital Loss ...
939 仲要俾10% 大陸, 咁睇黎2388 更吸引
回覆刪除其實唔止甘
刪除1. 使用 RMB 計價的股息,必須付上 Exchange rate risk
2. 國企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 國家服務,而不是股東,會吃下不少政治任務
3. 939 的 內地債務 非常高,如果中國內部經濟轉差,壞帳率會急升。
4. 2388 收了中銀的 東南亞業務,一步一步國際化,有一定的增長空間。
如果港股中選擇 金融股,我會選 11 及2388
(你 係第一個留言啊 ! )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