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US:PDI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US:PDI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PDI 供股 - PIMCO Dynamic Income Fund to sell 3M shares

 PDI 供股 - PIMCO Dynamic Income Fund to sell 3M shares


於前文,Kano 多次提及 PDI 是不宜入手的CEF

只因各樣因素經已超標,加上極奇貴的管理費,風險回報不成正比。

於 5/10/2020,PDI 宣佈配股 - 3M,股價應聲下挫。


這對我來說是完全不驚訝。

PDI 繼續維持原訂的建議: 不宜沾手。



2020年9月7日 星期一

體檢報告(五): 給 竹科工程師的信


 體檢報告(五): 給 竹科工程師的信


因為有現金流投資者的留言,突詳文解說

Cash flow, consejos para mejorarlo - Cepymenews


竹科工程師:

hi~關注你的blog一陣子了 

我也是80後的投資者,也有進行現金流的投資,只是覺得現金流的投報率-穩定但沒爆發性 

因此,目前還在摸索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蠻好奇你對香港股市之後的看法, 我於2019開始投資港股(0005,0778,0709等),至今慘賠~ 

不知道現金流投資人對港股還能不能有期待~ 

最後,這是我的blog有機會交流一下 https://freeofengineer.blogspot.com/


Kano: 

關於投資的方式: 

- 最緊要合你的性格,也達到你個人的目標回報及風險。

- 就像我我性格又慢又悶,並不喜歡短炒,慢慢來,有數得計會比較岩我。

- 現金流的特點就是穩,你總不可能有東西會又穩又富有爆發性。

- 你的文章我全都看了,我的理解中,你的操作應是 台灣主流的「存股投資」,

  即是香港常見的買股收息,



關於港股的看法: 

你的文章談及 香港的股票是高風險,我是有所保留的。

主因是你不太熟悉香港的情況。

Kano 的投資方向: 

- 港女的地產
- 台妹的肝臟
- 坡佬的多元博愛
- 美帝的債務與科技

你只需查一下,
全球最貴的租金,就會明白 香港「地產」的可怕之處。
依據租金合約的特點,香港的租務是近乎不敗的。
也是香港人面對樓市的絕望。

你感到困擾的主要的問題是: 你還沒有弄清楚「價格」與「價值」的分別

「價格」與「價值」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這是價值投資的第一份也是最重要的一份功課

好了,問你一道問題

就好像當股票的價格下跌時,你應該 高興 還是 傷心

想好了,方拉下去看。

Think About It on Twitter: "When someone calls you a pussy. I say "you are  what you eat"… "

當股價下跌時,你應該進行「價值判定」

       - 如果價格下跌,價值上升,你應該偷笑,馬上加倉

    - 如果價格下跌,價值不變,你應該微笑,決定「加倉」或「持有」。

    - 如果價格下跌,價值下跌少於價格下跌,你應該「持有」。

    - 如果價格下跌,價值下跌多於價格下跌,你應該「沽售」。

如是者: 
2588 屬於第一種,實力大增,我也終於找到機會把它放進組合。

823   也勉勉實於第一種,股價下跌實力微微上升,我增持了一點。

778   則是屬於第三種,股價下跌遠超價值的下跌,我沒有持有也不打算增持。

如是者,大部分情況下,股價下跌應是「現金流投資者」的樂園

投資從來也是為了「資產」,這一點十分重要。

至於你提及的 HSBC & Bossini 

銀行及零售則是我完全不會碰的行業,
只因他們是「景氣循環」的股票,
沒有明顯的「護城河」,
加上利息低的環境不利銀行業,
地產的霸道也不利零售業,
所以我認為並不適合放進「現金流」的組合。

緊記,「當一個價值投資者,不環當價格投資者。」


關於風險


另外,我想重申一次,我並不認為「風險」是波動性,

「風險」應是關於「負面的不確定性」,

股票、REITBTETD & Bond 是不同的產品。

在審視它們時,應有不同的考慮方向,

在我認識中的「現金流」決不是只是買入不同的高息產品。

而是有效利用它們的特性,亦即是「工具的選擇」。

投資的回報早於買入那刻經已決定,

不同的情景應有不同的取捨。

而當你的思考由「個股」拉至「組合」時,

你的思考應該再進一步,

合理地平衡各方面的風險及回報。

所以「現金流」永遠是『多元』「動態」的投資決定。

李小龍名言] Be water my friend | 永誠| Fitz 運動平台.Get Moving

對了,提你一下,

我是反對買入  PDI AWF 的,

還有 PTY 是不用交稅的,也是我CEF 中的主力持倉。

祝你享受 「現金流」的旅程,亦能領略「現金流」的爆發力。

2019旅遊小常識!人人都可以用到的旅遊注意事項,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 壹讀

按: 

- 根本就是職業病發作

- 是來自台灣的工程師呀! 你要有一起買台積電嗎 ?一起成為台積電的股東嗎?

2020年6月8日 星期一

隨筆手稿 - 8 June 2020 - 黃金 、CEF 、投資谷


今日突然間有好多高質的留言,答了之後,覺得值得分享

關於黃金

黃金ETF超吸金單月淨流入逾900億元! 金價是否續強要看這三個因素- 今周刊


AcetyFund : 
想睇下你唔買黃金個理念係點

我覺得Gold ETF 同Index ETF(i.e. VOO) 個走勢相反,
係大跌市會跌少啲/甚至升價,可以有鎮倉用途,
margin ratio 冇傷得咁重

雖然冇息收(如果我冇睇錯),
但可以撥一部份出黎當交保護費
(當然有另一個做法就係準備備用現金,
隨時射入倉還錢減margin)


Kano: 
雖然我冇講過,但係你估中咗,我係唔贊成投資黃金嘅。

因為黃金唔會創造「價值」
投資係有「機會成本」
我嗰本好少
我唔想浪費「子彈」係啲沒有「價值創做」的事上

投資黃金
一方面係浪費緊我「子彈」、一方面我要比「利息」出去(處於開槓情況)
完全唔符合我嘅投資理念

「利息」 同 「時間」 不單唔係你的隊友,仲係你的敵人
加埋 「管理費」 同 「機會成本」,埋單一計,輸波機會大增

利用黃金為 對沖工具
如果用佢作為「對沖」嘅話,佢應該係Kano 認識入面 第二差嘅 對沖工具。

畢竟,市場有一種 長期升值、定期收息、高穩定性、跌市時急升的對沖良物。

黃金最大的功用,應為實體黃金,買來送俾值得送的人,你會少很多煩惱。


CEF 的投資 (一)

債券基金的好處| 富達國際


Coda is Me : 
看完Kano兄关于RQI的分析文章后,对RQI很有兴趣,
但后来发现一个现象感到困惑--RQI在08和15年金融危机基金价格大跌后一直未能重回历史高位,
从长远看价格更是有轻微下降趋势。
很想知道两位师兄对此现象有何解读?

Kano: 
因為零八年嗰陣時,
全世界槓桿都好勁,
一個浪琴落嚟佢哋個個都好大鑊
所以覺得資產係返唔到嚟

而當時,Real Estate就係風眼中的風眼。

有心可睇下 - 「The Big Short 」了解當時的背景

你地可查下金融機構或是其他Bond CEF。

零八年之後成個投資氣氛唔同咗,
轉用咗低槓桿嘅政策,
所以你可以留意到佢哋嘅價值係上升緊
有時候我好佩服個經理,佢玩房地產真係好勁。

係呢一次咁急嘅下跌入邊,佢哋係冇事。
而家隨着美國逐步重開,
股價只會不斷上升,

年底時,
我相信會超過我二月份嘅估價
(除左 再有大跌市 或 中國肺炎再爆發,我見唔到RQI 大跌 10% 的可能性 )

CEF 的投資 (二)

投資理財/股市】買股票比買基金容易?投資專家教你買股票選這3支,比挑 ...


Goldmund: 
喺Kano師兄呢個blog學到唔少野, thanks! 
話說美股熔斷大跌市之前都學人開咗個IB a/c, 睇到個市都驚, 
當時仲係網上做功課, 未入市, 算係好彩. 呢排忍唔住手, 入市買幾隻CEF收吓息, 
練習吓點樣操作IB. 因為見到CEF喺大跌時, 
雖然價跌, 但派息不變, 買來收息好似唔錯. 
現時諗緊收到的利息可以用來再投資d咩產品. 

自己初買美國呢類型基金, 所以唔知有冇隱藏風險, 希望大家指點指點, thx!

Kano: 

喺12月底、一月頭嗰時

有一篇文章去講點樣揀封閉式基金,你可以睇吓

CEF 最緊要結構穩定,唔好亂甘玩野。

正如今次的大跌市中,有幾檔CEF (如JMF)是直接退場的。

以我所知有高手損手。

所以當初至今,我絕不沾手 「能源類」 及 「Borrowing & Loan」 的CEF。
當然還有數種CEF 是不宜沾手

Kano 亦在此表示:
- PDI    過高槓,加上 為 Borrowing & Loan 類別,不宜沾手。
- AWF  槓雖低,但內有不少高風險主權債,風險回報不成正比,宜減持。
- GGM 一類High Yield CEF 於今年的環境下,風險急升,宜減持。

- PTY 穩定性良好,宜持有
- RQI 穩定性優良,宜持有

- 你要明白 PTY 和 RQI 是分別跑勝 VOO 及 VNQ 的霸道CEF。

好了,CEF 的事不宜說太多,以上5隻CEF 也可跑勝市面的債基,
          (收息101、收息102、收息A餐、收息B餐、收息C餐 )
          說太多又會給 班 Agent 追擊。

投資谷

成年人花94小時交到朋友,是青少年的2倍/家庭與生活/聊關係/2018-06-07 ...


九龍人: 
Kano兄可否share TG group link? 想入谷學吓嘢����

Kano: 
其實我唔係谷主,我無link 

你試吓去連登美股收息 Tg , 有陣時我喺度吹水

要學基本野嘅,去啊壽的TG group 2,個度仲收新人,氣氛算唔錯。


P。S: 
連登收息吹水Group 
 - 唔好做CD room,否則會「被財自」- By IT admin 

https://t.me/joinchat/GUmOXFHD1oYy722NuRNgcg

-----------------------------------------------------------------------------------------------

圖為 IT Admin 上堂的情況

該堂內容: How to evaluate a product with IRR 

- MeMe by 暗黑Admin 



- 我成日都話 隊長先係「最佳教師」!

- 有教無淚 ! 



2019年12月14日 星期六

Bond Fund - GGM PTY PDI

小前言: 

Kano 喜愛CEF (Closed End Fund)是有道理的。

先說優點: 
- 月月收息
- 自動分散風險
- 投資彈性充足
- 內建槓桿功能

要說缺點: 
- 沒有到期日,有可能會出現Capital Loss 
- 有機會出現減債息
- 相當一部分要 俾稅
---------------------------------------------------------- 

Source : 14 Dec 2019 

今日想比較的是
1.  Guggenheim Credit Allocation Fund (GGM)
2.  PIMCO Corporate & Income Opportunity Fd(PTY)
3.  PIMCO Dynamic Income Fund(PDI)


相關圖片
GGM PTYPDI
Nature CEF CEF CEF
ProductBond 為主Bond 為主Bond 為主
Return before tax10.98%8.44%8.04%
Return after tax7.69%8.44%8.04%
Premium / Discount +3.93% +29.41% +22.97%
Management Fee1.46%0.77%1.87%
Other 0.31%0.03%0.02%
Interest Expense1.23%0.55%2.06%
Total2.99%1.35%3.96%


ROUND 1 - 回報

- 雖然GGM 的 息率高達10.98% ,但由於 而令股息稅30% ,稅後得7.69% 
- 而 PTY 及 PDI 因為不用繳 付任何的稅項,所以分別為 8.44% 及 PDI 8.04%
從回報上,PTY 》 PDI 》GGM

--------------------------------------------------------

ROUND 2 - Premium and Discount

- PTY 及 PDI 長期維持在Premium 的水平,從平均水平也有 24% 及15%,一方面反映他們的受歡迎程度,另一面也反映: 不容易特價。

- GGM 則是另一個點,長期Premium 3% 左右,一年中更有機會出現減價。

在波幅上三者也是Bond Fund,在去年12 月也出現大特價,
GGM discount 10% ,PTY 及PDI 回到NBV。

其實單從Premium來 看,因為我不喜歡離NBV 太多,加上波幅上GGM 不高
所以 GGM 》PDI 》PTY

---------------------------------------------------

ROUND 3 - Expense Ratio 

Management Fee  ( 給經理的薪水,當然低一點比較好)
- PTY 》》》》GGM 》PDI 


Round 4 - Leverage and interest exp

Interest Expense 則見人見智
CEF 內建槓桿,幫你提高個回報,算係一個良好的支出。

但係一望 Effective leverage :
GGM :33.1%
PTY: 25.78%
PDI : 41.06% 

PDI 用得最重槓桿,這跟Interest Exp 一致


Summary的圖片搜尋結果


總結一下:

GGM
GGM 的回報 是Return 較低,稅後有7.69%,槓桿是在合理水準,價錢貼近 NAV,加上波幅偏少,是一個正宗的悶股。(最近開始特價 )

GGM 在三者中的Size 算是最細,把時間拉長去觀察,我留意到股價是有下降的趨勢。
經過了六年的時間,GGM一直沒有ROC,如果股價慢慢下降,而股息一直不變的話,長期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我猜想這是因為GGM 持有 極大量的Junk Bond及沒有評級債券,早前的加息令價值大跌,令NAV 大跌)

直到現在,我有充足的信心 它是一位長久隊員。事實上我入也夠了貨,現在希望風險可分散一下,可能只留在大特價時方再次買入。

PTY
PTY 的回報是三者中最高,有 8.44%。內在的管理費用處於非常低的水平,所得的回報更大的回饋給基金持有者。

基金的槓桿不高,經理有一定的空間提高槓桿來增加收益,但奇怪的是近年有一直ROC,大約是 債息的 10%,即是說一直在出本金,大約一年會減少1% 的本金。

1% 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有谷友表示,用ROC 來有高息率是值得的。
其實我有一定的保留,因為PTY 有空間使用槓桿來 防止 ROC,但它沒有,這令我覺得有趣。
如果有高見,煩請留言交流。

PDI 
PDI 的回報相當不俗,有8.04%,但其槓桿偏高,一部分提高了利息支出,另一部分也令基金的不穩定性增加。(承受更重的利率風險。)
(PDI 的Loan 中有近四成是 asset back,算是一種保障 )

有谷友表示PDI 內建高槓桿,加上P Loan 及Margin,就可打出 三重的界王拳,非常爽。

我個人的是有一定的保留,我相信 資產間是有明確的分工,如果一味貪回報,產品會易於失焦。

「如果 還不明白 為什麼我對PDI 有保留,你可以想像 現在 界王拳 經打到 很常高的層次,你希望 由基金經理 負責收拳 ,還是你 負責收拳,這也是一種 主動權的選擇。」
相關圖片





我們買CEF 基金 還是 想月月收息,穩穩定定好一點,要回報 去買股票吧 。
這也是Asset Allocation 的藝術。

月月收息的圖片搜尋結果


按:
- 其實Junk Bond 不是Junk。

- PTY 的回報及 管理十分出色,我放了它進watching list (I),因它長期 Premium,如果要入貨,要好好把握入手時期。(幾年只會出現一次的入手時機。)

- 有外地谷友表示,某證券行存放的GGM 可有八成左右的退稅,即是持有一年會有10.32% 的回報(實際回報為10.82%,即是買入七年後,便有205% 的複利回報。)

- 我對這個消息十分有興趣。如果情況許可,我可能會去外地開帳戶。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