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

隨筆手稿 - 霧鎖般的未來 (三) - 「每當變幻時」

 隨筆手稿 - 霧鎖般的未來 (三) - 「每當變幻時」


有點難想像會繼續為這個系列寫下第三篇文。

前文於此

在2020年8月之時,在當時全球仍在Lock Down,
疫苗未出之時,Kano 尚未確定未來的情況。

當時對於未來,很可能是
- 低利率、高通脹
- 高利率、高通脹

利率的高低尚未可知,高通脹是必然的事。
由於筆者是黃金大淡友,打死唔會投資黃金。

而事實上,過去年半的時間,通脹一直狂升,
去到近年最高的位置,
黃金的走勢(由2020年8月中至今)仍是慘不忍睹。
不但成功跑輸大市,
更錄得負回報。

正中筆者烏鴉口的特性。  (到底烏鴉左幾多隻野)




投資是要求確定性,
對於一段時間內會發生什麼,
我們無從得知。

只是,
我知道有些事情會發生,
我們不知道的,只有是「什麼時間發生。」

高通脹果真是出現了,
問題是這一次通脹是一種特殊的通脹,
在歷史中從未出現過。

果然 「市場最不缺的便是意外。」

這一次結構性的問題,
是由能源及供應鏈產生的,
按現時的情況政府是無從解決的,
至少短期內是無從解決。

所以Fed 也從「暫時性的通脹」,改口為承認 「通脹的存在」

如果有關的邏輯沒有得到解決,利率只會一直抽升。
可悲的是 利率的抽升 並不會解決「這一次的特殊通脹」

一個弄不好,
這會形成一個極為短暫的利率周期。

關於未來,
仍是一個霧鎖般的未來。

廣州霧霾殺到港? - 香港經濟日報- TOPick - 新聞- 社會- D151223



2021年12月25日 星期六

隨筆手稿 - 「人生如牌」

 隨筆手記 - 「人生如牌」

人生如打牌,拿到「越爛的牌」,越要「用心去打」!

筆者自少便喜歡卡牌遊戲,從遊戲王、召喚王、Pokemon Card、暴雪、LOL Card Game。

喜歡的原因一方面是卡牌收集控,

另一面是是 「確定性」的追求


因為一個卡片遊戲有海量卡牌,有整合一副卡組時便會有眾多考量,

待組合完成之時,基本上對每一個成員均心中有數,也預想到在不同戰局下的應對。


這一種應對是在比賽開始前,便在心中預想眾多次,只待對手的出牌。

所以在臨戰時,心中只要考慮的是 

-     抽到什麼牌

-     進場時機

-     退場時機


「打牌如是,投資如是。」


組合的配置及風險的控制不是「投資中方進行的事」,而是 投資前 便開始進行的事。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資產配置: 價值泥沼 - 「 減持港女,轉入英國紳士」

 資產配置: 價值泥沼 - 「減持港女,轉入英國紳士」




香港一直比較難言的戰區。


在Kano 本來的預定中,香港一方面佔地主優勢,一方面是資產配置。


是一道防火牆及「避風港」,因為香港是吃另一道風險。


老實說,筆者一直只買本地的股票,


即使在2021 如此HSI 如此波動的時間, 也只是吃掉浮盈,未見赤字。


只是香港現在的情況,簡直就是一道泥潭。



「價值的泥潭」

 



如果單從傳純價投,買入港股的比例只會增加,


但這只會讓泥腳下沉,慢慢地減低靈活性,失卻了打法的特性




因此,操作說明改為


    -港股:只要價值回歸至合理,就會減持。


(即係香港會由主要地區,Down Grade為 輔助地區)



其他地區是:


    - 傳統行業:當價格超過合理時,就會減持。


    - 成長性行業:只要投資方向不改變,繼續持有。


    - 固定收益:當底層企業變壞時,將減持。



而在減持港股之時,卻把資金放入英國及歐州地區。


繼續維持 「防守:進攻」 6:4 的比例


進攻集中於美國,而防守則分布於其他地區。





關於英國與歐州大陸: 

- 一年前,筆者放掉星州轉入加拿大,是貴貨換平貨,
   回頭看大獲成功,這一年星州一直是平盤並向下,而加拿大則成功價值回歸,回報不錯。

- 只是英國跟香港同為便宜地區,同是便宜貨換便宜貨
   只是把 不確定性 換成 確定性 ,也是猜英國會比香港更快價值回歸。

- 進則成為 組合中的大道「現金流機器」。
- 退而成為 組合中的另一道「避風港」。


READ  MORE :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體檢報告(十六): 回應谷友Julie的信 - 「現金流供樓」

 體檢報告(十六): 回應谷友Julie的信 - 「現金流供樓」


谷友之留言於這


事緣是Julie於TG中問及利用按樓的方法,重獲資金,然後利用現金流進行供樓,

在Tg中的對談中經在指出數個改善的方法,令回報提升及穩定化的同時,壓低風險。

即是其組合基本成形,而這篇留言是其功課。


但在閱讀此文章之時,必須明白無論是

- 「現金流買樓」  或是

- 「現金流供樓」

是對知識、技巧及組合管理的「進階運用」,

請集中在資金運用的邏輯,不要集中於號碼的選擇。

因為公司的基本面是一直在改變,價格也是如此,

筆者只會評論在落筆時,根據其價值而給予判斷,事後投資者必須持續Review 投資組合。



2021年11月11日 星期四

關於ALIN (Altera Infrastructure L.P.) 這回事 - 一齊中伏的日子

關於ALIN (Altera Infrastructure L.P.) 這回事 - 一齊中伏的日子

因有讀者問及這事,剛好在谷內提及。


關於ALIN ,大約就是一家財政欠佳的公司於 2019 年被白頭佬(BAM)收購。

即使2020 油價低位時仍持續給予優先股股息。 

但由於其財務欠佳,優先股股價一直積弱,直到傳出BAM 有意市場回購優先股,

股價便立即重上 20 多元。


當然,事情就不會如此簡單。

借改善流動性為由,停止優先股股息,再交換債券。

由於事發突然,投資邏輯的失去做成股價腰斬要腰斬。




2021年10月8日 星期五

Q3 2021 季結 - 投資第二年,邁向第三年 (下)

Q3 2021 季結 - 投資第二年,邁向第三年 (下)


 誠如上文所說,整個Q3 整個港股也是慘叫聲中度過,

在海外市場,Kano 一路把手往外伸,經小注買入 UK 、EUR 及 AUD 資產。


並在9 月美股回調之際進行換貨。

Plurk



買入 : 

- 在回調中總算是買了一點Google(US:Goog) 會長期持有,並搵位增持。

- ASML 的Guidance 十分吸引,於9 月回調中首度入手。

- 在ADobe 22/9 的財報日,成積不錯,但股價急跌,在627 的位置買入小量的Adobe。

   買入一點,然後在9月回調時換貨增持。

   (數簿做埋估值,傳送門在這。)

- 優先股:ALIN  PRA  意外地中招,停了股息,

  因為猜想到BAM 的主意,決定加了點注碼跟它拖下去。

                (同時手持BAM 及 ALIN PRA,當然是等下去。)

                (Kano 最後一支 優先股 也算是沒有了。)

- 看了看BAM 的成積表,發現BAMR 的身份比想像中更重要,極具投資價值,

  成積表發表當天兩者股價上演跳水,果斷加注 BAM @~55 & BAMR ~ 59

  雖然在回調中,兩者一直往下掉,但相信 市場仍未發現其爆發力。


- 有些人也會發現 Kano 在過去兩季一直買入 天然氣 / 石油  來打一波 Value PicK,

    如要跟機請小心。(這會是有風險的打法)

   - 在能源上,Kano 決定 重倉 中遊能源,副倉 上遊能源 來打一場 Value Pick。

     即是有關投資會最終清掉,不會做長期投資,

     能源的問題 一來是博奕,一來是需求,另一個是供應問題。

     因為左膠的緣故,供應極難增加,能源價格 應是一場 長達數季的事情。

     想到 在 Q2 布局能源,主因是對左膠的了解及對常識的推論,

     另一面則是會留意 Warren 動向,只因其於去年買入 能源、原材料 及 醫藥,

     根本上是提早兩個周期布局,每一次思考時,也不得不 配股兩老的智慧。

    (醫藥 及 原材料 在Kano 的能力圈之外,直接 Pass 掉。)

Warren Buffett (@WarrenBuffett) | Twitter

-  關於 金界(SEHK: 3918),金界是少數仍在虧損的注碼,

   Kano 對金界長期睇好,其投資理念從沒改變。

   處理方法自然是: 現金流 !回血 ! 買貨!

  而由於 15/9 金界的重新開放,加上 當地極高的打針率,Kano 相信 黑暗的時刻經過去。


- 於 新創建 (SEHK:659)業績前埋下陷阱,股息增加是基本,好運一點會有 Bonus。

   可惜沒有特別息,該公司有不錯的現金流及低估值,容錯空間不錯。

    但其 股息政策令人想起 (SEHK: 1038)  長江基建,需要細心留意。

    長遠而言希望不會 (1038化),新創建 是一張好牌,希望鄭家打得順手。

遊戲王》抽卡召喚「壽司」到場地!想體會被「鮭魚卵」擊敗的滋味嗎? | 點我一下


賣出: 

- 因為長期利率在歷史新低,通脹來得比想像中快,相信 FED 比預期中更快「減少QE 」,加上。財政部持續發行國債,所以決定減持了大部 分的PTY,由成本~13到21.3 賣出,連同年多的股息回報,實在不錯. 

    - 及後 PTY 出現減低股息,決定把剩下的出清 @19.6,全換 RQI @16.5, 繼續回血。

    - 關於 Bond CEF 的打法,仍待 進入加息周期後,待機活動,

        可能會是Bond,可能會是 Bond CEF,全視乎機會在那。

(事後回睇,确是做對了決定,賣出Bond CEF 換入 Equity )


-   巧合地做了一個 風大 老爺 同樣的決定,把手中的REI.UN  清掉,

    買入價平均16.2,22.76 清出,連同股息回報算是不錯。

    把大部分所得重投手上的現金流資產,(ENB / DFN / ENS / UK stock)現金流再度加強。

- 把手中的SOT.UN  清掉,又是價值回歸之故,所得減槓桿。


待機名單: 

- 清減港股是必然的。

    粵海 (SEHK:270 )及 首程 (SEHK:697)則是放上賣出提案,只要價錢一到便會賣出。


2021年10月7日 星期四

Q3 2021 季結 - 投資第二年,邁向第三年 (上)

 Q3 2021 季結 - 投資第二年,邁向第三年(上)


- 我是在 10/2019 年開始投資的。


如果要用一張圖表達 Q3 21 的情況,我會這張圖表示: 

有打工仔設立:職場免中伏指南



事緣是 恒大債務問題的爆發、每日一篇式的「共同富裕」

整個 Q3 就是港股出現熊市

一眾中國科技股是對折再對折,中國教育股直接蒸發


即使Kano 對港股只部置了 REIT 及股息增長股,


但由於9月出現對地產商不妙的消息,重倉之一 領展(SEHK:823) 同樣中槍。


另一個問題是十大持股之一 的 金界(SEHK: 3918)慘遭腰斬。

十大持股受腰斬真心痛,想也想不到 東南亞在 2021 年的慘況。


另一場則是步入 九月,

另一個主戰場 美國出現明顯的調整,

一眾明星股及重倉股出現10% Up 的跌幅,

直頭係左右夾擊。


所以 手上的 養家基金 及 沉船基金出現重大的回落。


Kano養家基金

    - Q2 的YTD + 35% 減至 Q3 YTD + 22%

家母沉船基金 

    - Q2 YTD +42% 反增至 Q3 YTD +64% 

    (嚴格來講,係上升至 84% 再下跌去 64% )

可能是顯示的文字是「 252,626.46 投資組合業績 累積回報率 投資組合業績纍積回報率(TWR) TWR) 64.77% 價值 無基準 2021年9月15日 投資組合業績 84.05 75.0% 2021年4月 2021年5月 2021年5月 50.0% 2021年5月 2021年6月 7天 本月迄今 2021年6月 25.0% 2021年7月 1個月 本年迄今 2021年7月 1 0.0% 2021年8月 2021年8月 2021年9月 -25.0% 2021年9月」的圖像



2021年7月23日 星期五

Closed (額滿): - 快閃Post - 額滿即止 TG Group - 查數 / 基本分析 / 傾下計

 故事是這樣的。

成日都有Blog友想有個交流空間。

尼幾日就有熱心人搵左Kano 去試下。


查數下,傾下新聞。

如果對基本分析有興趣就入來傾下計。

人數就暫定 300人為上限,

人少D 講野先可深入少少,你明la 投資好講性格。
P.S. 入Group 當然唔使錢,只為遇到同路人,一齊交流、查數、睇新聞。
P.S. 記得Like & Share 。

2021年7月22日 星期四

隨筆手稿:關於「止損 」

 隨筆手稿:關於止損 


止损警告!股票移动止损应该这样设置!|炒股技巧|止损技巧|股票指标公式分享平台


因為谷內的閒談,覺得有點營養,故整理為一篇短文。


因為近月不少 TA 清倉  ,又「混沌清晰期」、又「第三隻腳」、又「假反彈」、又「背馳」


隊友 L :

- 其實我唔明,資產價格一向係不斷向上,做乜野要清倉,logic 喺邊。


Kano: 

- 因為佢地要「止損」

其實根本個邏輯,就係佢哋相信嘅係「價格」而唔係「價值」。

而價值投資者相信嘅係「價值」而唔係「價格」。

兩個人同時會進行「止損」,

但是TA 會認為市場永遠也是對的,價格下跌所以要「止損」。

但是價值投資者會市場是很有脾氣,亂出價的人,會因為錯價而出手,

        但是當投資物的本質變壞,也會賣出「止損」。


因為兩者對「價格」、「價值」的認知不同,所以兩邊嘅人永遠會嘈嘴。




體檢報告 (十五)- 回應 Moo Ben 的信

 體檢報告 (十五)- 回應 Moo Ben 的信


Moon Ben 的留言於此



Moo Ben:
 

你好,kano兄,希望Kano兄可以對以下planing給一些意見

本人打算用500萬 開一個 收息與 穩定增長組合,以下除了Reits係個別股票,其餘全部係ETF , CEF ,


此組合,本人想了很久及修改很多次,基於本人沒有足夠的財務知識及心理質素, 


如果選擇太多個別股票,當下跌的時候,就會擔心它的基本因素會否改變,由於500萬投資金額對我來說比較多,所以選了ETF讓我比較信心的長遠買入及持有


重點問題:

本人打算 槓桿比率1.4左右 ,即是

總買入金額是700萬 ,分4- 6個月平均買入,當然之後我會把月息及儲蓄,大概每月4萬,繼續買入以下資產


之後槓桿金額一直維持200萬,隨着之後我收到嘅股息及組合增長,把槓桿比率慢慢降低,請問這種去槓桿方法,可行嗎?


而Rebalancing 大約半年做一次


槓桿後扣除利息支出 - 以500萬本金計算- 現金流實際5.4%

再配合stock ETF 做一些期權配合- total 現金流實際6.5-7%


這組合的資產配置分布及抗跌能力可以嗎?


如果以我這種欠缺獨立分析個別公司的能力,這配置可行嗎?我不追求太高的回報比例,只求穩步增長之餘也有一定的現金流


以下是組合槓桿後的比例


固定收益項目45%

DFN 5% ‘加拿大 SSF’

QYLD 5% ’ QQQ cover call ETF ‘

N6M 5% Asia bond ETF

O9P 10% Asia bond ETF’

ZPR 5% ‘加拿大優先股ETF‘

FFC 5% ’美國優先股ETF‘

EIT 5% ‘加拿大 SSF’

NEA 5% 市政債CEF


信托房地產基金30%

ZRE 加拿大Reits ETF 5%

CLR. 新加坡 Reits ETF 5%

270 1883 823 香港Reits 7%

CNNU 歐洲 2%

O. RQI VNQ 美國 12%


股票增長型ETF 25%

QQQ 4%

VT 5%

VOO 6%

VIG 5%

Asia S&P500 ETF AIA 5%


2021年7月16日 星期五

貼堂文章 : 人生,要成功還是自由?

 人生,要成功還是自由?



我们又落伍了:中国在修高速公路,欧洲在修高速自行车道_腾讯新闻

四年前的文章,仍觸動人心。

但,人要「成功」還是「自由」的問題上,

最終歸於 - 自由 建基於 「能力」,如果沒有日常建立的「能力」,

最後只會失去對人生的決定能力,然後隨大環境而影響,如同水中之游魚。

你不選擇人生,就是人生選擇了現在的你。

所以,平日請多讀書,這是 Kano 說的。

2021年7月12日 星期一

隨筆手稿: 其實關於樓 - 「自住樓」 及 「投資樓」。

隨筆手稿: 其實關於樓

香港平均房價達970萬冠全球! 租樓平均每月2.2萬元

其實關於樓的討論。

主要是關於 小凡哥 及 另一位師姐。


起因是不少谷友叫 小凡哥 Full Pay 買樓,

對於非谷友,簡單介紹 小凡哥 的情況。

三十而立,因工作優秀,得到數百萬,決定提早退休。


然後於 2020 年上連登投身股海抄底,

輸到滿手鮮血,後得筆者 執倉 及 改變打法,

成功收復失地並完成投資目標。

 現每月收二十多萬(股息+期權金)(2021年中完成去槓桿,正式財自)。


因為凡哥被動收入強勁,而沒有「自住樓」,所以一眾谷友建議入手自住樓。

但是投資理財是十分個人的,按照小凡哥的情況,

雖然筆記認為 「自住樓」是必須,

但對於小凡哥來說卻不是「現在」就要買。


正所謂: 「發計有三,一是單向而發,二是雙方互發,三是融會貫通」


當明白到 小凡哥 的情況,

其實筆者早於年初期問及將來的事 - 「是否離開香港。 」

如果他決定離開,自然便不應該買樓,因為現在買,只會被鎖三年。

如果他日打算留港,亦可在四年後透過投資所得 Full Pay 買樓,而不用擔心影響組合,形成「必勝」的局面。 


但如果為了「現在」 買樓,為了支付首期,便需Draw大量資金,

令組合攻防能力大減,並在未來幾年露出了致命性的弱點,

如果這幾年出現巨型的跌幅,勢必重新「打工」。


是以,

這是一個為了 小凡哥 而定下的「保守」打法。


至於另一位師姐則是「未諗得通。」

對,

我認為 她「未諗得通。」

2021年7月9日 星期五

隨筆手稿: 關於組合的構成

 隨筆手稿: 關於組合的構成




在廣闊宇宙的洪流中,人類彷彿螻蟻般渺小—「鋼之鍊金術師」 - kelly8782015的創作- 巴哈姆特

快打少少野,因為有谷友問我。

谷友L: 
你睇Tier 1, 係:
    A. 果隻股本身質素
    B. 果隻股對你個盤而言嘅重要性

    邊樣多d?


Kano: 
Tier 1 係代表投資物的質素,所以是A
而B 則是決定你會唔會買。

有時候我都會買 Tier 2 野,只係為左組合,或者當時看來是有高的獲利確定性。
CAD 14 的REI.UN  就係B的例子

REI.UN 絕對稱不上是Tier 1 CA REIT,
當時 我未搵到 SRU.UN  , 但係 9% 月月收息 的野,仲有價值回歸 真係吸引. 

多舉幾個例子
- 現時 BABA 係超值,同埋 Tier1 的體質,我會買,但唔會買好多 ,就係B 的理由

- 如果一個人只想收息,你教佢買 AAPL MSFT 都無用,因為去唔到 投資目的 - 即係B

你見我成日問人地投資目的是有原因的。
因為本身個個都唔一樣
只有最後 「回報的形式」 跟「投資目的」 差不多,人先會長遠玩落去


而另一個思考的層面是
- 股票 是 「Capital In Nature」,最好只買 正野,Tier 1.5 及 Tier 2 是最差的選擇,
   不要買Tier 3 或樓下的野。

- PS / ETD 係 「Liabilities in Nature」 , 買差少少都無所謂

因為資金有限,我哋每一個決定也有機會成本,投資必需取捨。

而工具資產正正是填補了現金流不足的地方。

不要為了現金流而買入「高息股」,為了高息而買股,很容易中「價值陷阱」的。


按: 
- 我懷疑 1310 香港寛頻是 「價值陷阱」。

- 投資從來不為了得到更多的「錢」。

- 每個人的投資目的唔同,我只係想搵到足夠的球員慢慢打落去。
    
    - 防守就是最好的進攻。

十個容易落入的英文陷阱

2021年7月8日 星期四

數學堂: 「槓桿」前要想「去槓桿」(四)- 贈隊友開槓信

 數學堂: 「槓桿」前要想「去槓桿」(四)- 贈隊友開槓信


前言: 

此為贈隊友開槓桿的心得,隊友認為有一定的閱讀價值,逐整理成文。

由於此文的內容較為深,及有一定的主觀判定,並不適合初學者,敬請留意。

2021年7月3日 星期六

2021 Q2 季結 - 懷疑人生 面壁反思

 2021 Q2 季結 - 懷疑人生之旅



2021 Q2 是個需要沉澱的季節。

組合上,
終於申請了多一個帳戶去弄家母的組合,起初資金是HKD 150,000. 
不多不少,慢慢向十年後的目標進發。

自己的組合則慢慢穩定下來,一路防守回血,一路待機進攻方是我的風格。
早幾天找回了一年前的的組合(2020 Q2),
我的投資風格由單純的多元現金流慢慢增加價值投資的元素,
實力又慢慢進步中。

身邊的生活上,上季一位長輩去了加拿大,
今季又有一位兄弟離開香港,朋友真係少一個就係少一個。

而另一個大學認識、畢業後多年未見,
其後一起學習投資的至友『S』也會於Q4 離開香港,
份人真係有點心灰。

加上,
香港現在的氣氛
及大病一場後,
我都唔知可在現職做多幾耐。


〔S 擅長增長股,身手靈活,Kano 則是擅長現金流及穩定增長〕
〔這個關係就像是 準人及 加賀〕


好了,隨著Q2 的完結,時間慢慢轉至 Q3 及 Q4, 

即是傳統上Kano 的爆發季節 -(AAPL + TSM 的組合)

升壓鍋起動GIF | Gfycat


2021年6月20日 星期日

體檢報告 (十四)- 回應 Ewong 的信 - 投資從何入手

 體檢報告 (十四)- 回應 Ewong 的信 - 投資從何入手



Ewong: 

Kano你好,謝謝分享,看你的blog已多時,對我這些不懂投資理念的獲益良多,且抄了不少功課。


我初初投資是看綠角,主力買了些etfQQQ,VTI,bond etf(bnd,vgit).


後來接觸了債卷固定收益投資,又買了些cef, reits等。


但是現在想整理一下組合不知從何入手,且有一筆閒置資金,不知如何才好。


對於指數化投資與現金流的優劣還不了解得太透徹,是否指數化投資因沒有現金流風險較難控制所以不取?


另外,如果你有空,可否請你給些意見我的投資組合?


現在很迷茫呢。



Kano: 


謝謝你的支持。


但單憑上面的資料,我無法給你意見,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也不一樣。

我還沒有自信地說 某投資法 / 某號碼 能解決所有投資問題。

如果單用投資法來說,我認為在金融市場長期獲利只有三種人:
1.
現金流投資者: 思考只在思考現金流,投資上有較大的彈性,回報視乎功力 - 習得難度: 簡單 - 中間
2.
指數流投資者: 永遠是大市回報,而大市回報打敗了大多數投資者 - 習得難度:簡單
3.
價值型投資者: 永遠的王道,依據學習、分析打敗市場。 - 習得難度: 看似容易,實際上很難。

因為每個人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學習能力 也不同,請你想一想你我初心。

我也有一篇舊文說 性格跟投資法的,選一個你舒服的方法比較好。


2021年6月19日 星期六

回應 Agnes 的信 - 使用 IB 槓桿買入全倉 SSF ,可以嗎?

回應 Agnes 的信 - 使用 IB 槓桿買入全倉 SSF ,可以嗎?




這是回應給Agnes 的信


Agnes: 


I am a Canadian tax resident and residing in Canada as well. I appreciate the contents you share here which helps me a lot. Will you recommend I use IBKR margin to invest in DFN or ENS? Thanks.




Kano: 


理論上可,但操作上具有限制。


主因是 加拿大股票 LTV 偏低,大約只做到 最高3倍槓桿。

(香港、新加坡 普遍 5倍)

(美國 最高 6倍)

可參考數簿的文,連結於此


最高槓桿倍數是 面對跌市時的防守力,

而因為 SSF 的流動性更低,可做倍數會更低。


即是說在風和日麗時,你會收到超多的股息,

但只要出現明顯跌市,你會損失慘重。


關於 SSF 的 LTV,你需要登入帳戶TWS 查看。

或是 Andorid 的 App 也可查看。


Kano 是用 ISO 的,暫時看不到。


解決的方案是利用組合,一部分買入 CA REIT / Bank / Energy 的LTV 提供Buffer,

同時 一部分買入 SSF 提供 高現金流。


然後每月的現金流不全部提走,留有一部分買CA REIT/ BANK / ENERGY。


這樣便可安全地開到 「 低 - 中」的 槓桿,

同時有高現金流,一定抗通脹能力,又每月增強現金流及減低斬倉風險。


-------------


 按: 

- 在左膠當道的現在,加拿大的 Energy 是符合風險回報比的投資。


- 即使Kano 是十分討厭Energy Sector,也放了一點。


- 因為股息稅的關係,投資加拿大就是獲得穩定現金流的地區。


- 對於加拿大的居民而言,則需有效地配置 於其 免稅退休帳戶。


-------------


Read More: 

CA: Split Share Funds (SSF) 股票分置基金 - 簡介篇


關於Split Share Fund (SSF)的筆記。(ENS/EIT/DFN/DGS)


我會唔會爆倉嫁? IB 點計Max Draw Down?


2021年6月15日 星期二

隨筆手稿: - 「投資的意義」 與 「 財務自由」

隨筆手稿: - 「投資的意義」 與 「 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是為了「自由」,

「自由」是有可以拒絕你不想做的事。



如果有一天我不想再做現職了,

我可以辭去我的工作,

開一間咖啡店 或是 舊書店。



如果有一天我討厭香港,

我可以去台灣、澳州、加拿大,

過另一種的生活。



過上一個自己喜歡的生活。

而按照我本身的性格,

很可能跑去離島,

過上簡簡單單的生活。


我的性格就是這樣,

討厭與人比較,

不想為「錢」而工作,

不想為「錢」而煩惱。



在坪洲,騎著單車沖咖啡| BetterMe Magazine


財力允許的話,上居下店,

假日間開設 「等一個人咖啡」,

來一客 - 「腦細是日特調」,

等待 應等待的人。


影評】哭哭笑笑的《等一個人咖啡》(九把刀原著) | 安娜愛閒遊

-----------------------------


- 我的投資目的很明確: 「財自,贖回自己。」

- 這是我的 預備財自之路。

- 正在草寫 2021 半年結。

----------------------



- 這本是沉沒在眾多草稿中的一文。

- 驀然找回簡寫,是最近 有谷友表示 : 

    「人生需有貢獻,工作要做到人有價值,迫到自己上進」

    「如果將來沒有工作,跟其他人說 炒股收息,很多人是不喜歡及接受」

    「當做到 Managment 位,50K Up 會有成就感,收息會識少好多人」
    
    「收息好難有成就感,成就感來自 「貢獻」社會」



對於Kano 來說,當然是十分反對。

生活是你選擇的,得到 成功感的方法也是你選擇的。


- 「成就感」 來自別人的「認同」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因為你沒有回應「內在」,
   
    追求「外在」的認同,你只會發現是一場無盡的追趕。


- 成就感 來自 「打工收入」是一個痛苦經歷,因為你的快樂是在「數字錢銀」之上,

    與其他人一比較,是一場自討沒趣的過程。

    另外,月入 50K 其實不是一個值得去『Surprise 』的數字,真的不值得為此而驕傲。


- 每個人追求的事也不同,不要因為你追求「打工」,追求「買樓」,

   而說服一個「經己財自的人」為了「買樓」而重新打工。

    這是強加「期望」於其他人身上。


- 我的成功感: 
    - 得閒分享下 知識 及 經驗 ,幫到一個得一個。

  (欠下沒回覆書信在不斷增加。)

- 因為學習投資而認識了很多谷友,我很慶幸與你們交流。

- 每一次睇Blog,由頭追到尾,就像見證一個人的經歷,一路上起起伏伏,慢慢成長,
  
   由初出茅廬、決心投資、工作升遷、找到真愛、步入教堂、生兒育女,更是有趣。